病人语声喑喑然不彻者,谓声不响亮而不了彻也,此有碍于息气,故知为心膈间病也。师曰: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。
考幽门二穴,在鸠尾下一寸,巨阙两傍各五分陷者中,治泻利脓血,刺五分灸五壮。上微头小者,则汗出;下微本大者,则为关格不通,不得尿。
高世栻曰:吐如米粥亦脓也,何以上文云脓成则死?痉病而更胸满,里气壅也;卧不着席,反张甚也;脚挛急,劲急甚也;必齘齿,牙紧甚也。
诸外实者,里必虚,即有不大便,无所苦之里,亦不可下。咳,谓咳而不上气也。
太阳之邪,刺足少阳督脉者,何也?百合病,吐之后者,用后方主之。
此条病势不急救之之文,殊觉无谓。方有执曰:周氏云:形体之中,觉见憔悴,精神昏愦,食不忻美,而脉得四时之从,无过不及之偏,是人病脉不病也。